健康小贴士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安全保健>>健康小贴士>>正文

秋冬季节常见产染病预防知识
发布者:学校管理员   发布时间:2020/10/21 10:00:36   浏览次数:634

秋冬季节常见产染病预防知识

一、传染病的概念

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(如病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)引起的、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。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。

二、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

  1. 传染源: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。

  2. 传播途径: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。主要传播途径有:空气传播、消化道传播、生物媒介传播、接触传播。

  3. 易感人群: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。

三、传染病的潜伏期

潜伏期: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。

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不同,有的疾病短至数小时,如细菌性痢疾;有的长达数年,如AIDS,但同一种传染病有固定的潜伏期。通常所说的潜伏期是指常见(平均)潜伏期,如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最短为8天,最长为30天,常见潜伏期为18天。

潜伏期的影响因素:潜伏期的变动可能与进入机体的病原体数量、毒力、繁殖能力以及机体的抵抗力等因素有关。有些传染病病人在潜伏期末即可排出病原体而具有传染性,如麻疹、水痘等。

四、传染病常见症状

1.发热-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,可分为三个阶段

  1)体温上升期-可骤然上升至39 ℃以上,通常伴有寒战;也可缓慢上升,呈梯形曲线。

  2)极期-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,然后持续数天到数周。

  3)体温下降期-体温可缓慢下降,几天后降至正常,也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,此时多伴有大出汗。

2.发疹-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

  时间-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,水痘、风疹最早,伤寒最迟;

  分布-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,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;麻疹有科氏斑,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。

  形态-分4种

      ①斑丘疹:多见于麻疹、风疹、猩红热等

      ②疱疹或脓疱疹:多见于水痘、手足口病等

      ③出血疹: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

      ④荨麻疹:多见于血清病、病毒性肝炎等

五、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

1.控制传染源

    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

    及时的处理患传染病的动物

2.切断传播途径

    消化道传染病—三管一灭(管理饮食、水源、粪便,消灭苍蝇)

    呼吸道传染病—空气流通、空气消毒、戴口罩

    虫媒传染病—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,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,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

3.保护易感者

    远离传染源;锻炼身体;预防接种

六、秋冬季节常见重点传染病

  1.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本病多发生在冬末、初春季节。

临床表现:

     发热: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、全身不适。

     疱疹:初期为红斑疹,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,形似露珠水滴,3~ 5mm大小,疱液透明,后转为混浊。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, 四肢远端较少。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。

传染源: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。

传播途径: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,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。

潜伏期:10~24天,以14~16天为多见。

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。常见于2-10岁的儿童,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,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。

隔离期限: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,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。

  1.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传染性很强, 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。

主要症状: 开始时症状像感冒,但同时出现眼红、眼皮发肿、流泪、怕光、打喷嚏、 咳 嗽等更严重的症状。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, 2-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,随后疹退,脱屑。其他症 状也逐渐消退。

传染源: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。

传播途径:经呼吸道飞沫传播。病人的眼结膜、鼻、 口、 咽等处的分泌物( 如眼泪、鼻涕、 痰等) 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。

潜伏期:6~21天,平均为10-14天。

易感人群: 人群普遍易感, 多见于婴幼儿, 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,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。

隔离期限:出疹后5天,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。

  1.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,亦称“ 痄腮”,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冬春季节容易发生,多发生于儿童。

主要症状: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,有发热、 畏寒、 头痛、 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。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、疼痛, 咀嚼时更痛。并发症有脑膜炎、 心肌炎、 卵巢炎或睾丸炎等。整个病程约7-12天。

传染源: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。
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飞沫传染, 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,传染性强。

潜伏期:14-25天,平均18天。

易感人群: 人群普遍易感,约90%病例为1~15岁的少年儿童。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。

隔离期限:至腮腺完全消肿后3天止,自发病起约3周时间。

  1.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

传染源:病人和隐性感染者。病初2-3天传染性最强,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。

传播途径:主要经飞沫传播,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、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。

潜伏期:本病潜伏期短,一般1-2日,短者数小时,最长3-4日。

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。

隔离期限:热退后48小时。

  1.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。

主要症状:

      发热: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~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,多在38℃左右

      出疹:主要侵犯手、足、口、臀四个部位;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、不像药物疹、不像口唇牙龈疱疹、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;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。

传染源:患者及隐性感染者。

传播途径: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,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、粘膜疱疹液而感染。

潜伏期:3~7天。

易感人群: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, 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。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,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。

隔离期限:自发病日起10天。

  1.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,具有发病急、传播速度快、涉及范围广等特点。

主要症状:呕吐或腹泻,或二者兼而有之;呕吐是诺如病毒感染引起暴发的典型症状;但是呕吐在1岁以下儿童或住院病毒人中并不多见。其他症状:恶心、腹痛、腹绞痛、厌食、不适和低烧等;感染志愿者研究中,三分之一为隐性感染。

传染源:病人、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。

传播途径:粪口途径; 呕吐物气溶胶;接触呕吐物、水、食物以及被污染的环境;食物可能在原材料及厨师在准备食物期间被污染。

潜伏期:通常为24至48小时。

易感人群:普遍易感,主要感染大龄儿童和成人。